■本報首席記者 黃勇娣
  正值盛夏,金山廊下鎮友好村59歲的村民金秀全一邊忙著護林工作,一邊張羅著另一件大事。他們家即將告別建了近20年的兩層樓老宅,搬入鎮上“特色民居小區”內一座三層漂亮小樓。
  全鎮第一批將有130戶像老金這樣的農民,以舊宅直接“換”得一棟棟新建小樓。按計劃,接下來全鎮6個村的620多戶農民享受“換房”福利,他們離開的那片老宅基,則將變身為整齊劃一的萬畝糧田。
  “農民的居住條件大幅改善,公共配套和服務也覆蓋過來;同時,宅基地歸併過程中,騰出了大量耕地,還節省了一定的建設用地指標。關鍵是,我們還留住了江南民居的特色風貌,留住了人們的鄉愁……”廊下鎮黨委書記陳國忠告訴記者,通過特色民居項目的推進,廊下鎮希望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,既解決關於“三農”的一系列現實難題,又盡可能避免城鎮化過程中出現“城市病”,讓農民真正得實惠。
  特色民居風貌,留住鄉愁
  這幾天,老金只要有空,就會去新小區里轉一轉。大家興奮地等著抓鬮、領取新房鑰匙。
  這的確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區。記者來到小區門口,抬頭就看到一個氣派的牌坊式門頭,上書“特色民居家園”。走進小區,像是來到了一座江南古鎮,一幢幢雅緻的三層小樓在小橋、流水、綠樹間錯落分佈,呈現“白牆、黛瓦、觀音兜”的建築風貌。老金說,這樣的特色民居,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常見的農村房屋。
  “白牆、黛瓦、觀音兜,是廊下地方民居的傳統建築樣式。白牆黛瓦‘黑白分明’,反映廊下百姓是非分明的傳統民風;觀音兜則模仿了觀音帽子的形狀,體現人們對平安幸福的朴素追求……”陳國忠告訴記者,他們特地請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設計,融入當地農村的民居特色元素,讓農民依然能找到熟悉的感覺。
  陳國忠認為,作為新農村建設示範區域,廊下鎮絕不搞大拆大建,而是格外註重鄉土文化保護,努力留住人們的鄉愁。該鎮在市郊率先制訂了《農民建房風貌導則》,不僅提倡農民建房要有規劃和標準,保證質量,還要符合當地民居的整體風貌。
  在此指引下,廊下鎮新建的“特色民居家園”讓外來參觀者眼前一亮。同時,原有村落里的農民在申請新建農宅時,也必須承諾不違背風貌導則的大方向;農民翻建原有老宅,若是按照風貌導則施工,可獲一定獎勵。而自然村落的整體改造,更將充分恢復地方特色民居元素。
  村民們說,未來的廊下鎮也許將成為一座“上海版的美麗宏村”。
  歸併分散農宅,一舉多得
  從廊下鎮出發,行駛約5公里,記者來到金秀全家老宅跟前。這棟建於1986年的兩層小樓,和友好村其他少數村宅一起,孤零零矗立在萬畝糧田裡的小路旁,房屋外觀已舊。老金說,周圍鄰居家的房屋大多建了二三十年,已到了翻修或是重建的時候了,但由於需要幾十萬元投入,大家只好將就著。
  友好村村委會主任曾寶良告訴記者,全村500多戶村民中,大約有一半宅基地分散在萬畝糧田裡,這樣的分散居住形式,不僅不利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集約節約利用,還影響了廊下萬畝糧田的規模化經營,並有損其整體風貌。但接下來,這250多棟村宅中的村民,都將搬遷到特色民居家園中去。 下轉2版(上接第1版)
  廊下“特色民居小區建設項目”,結合了市級土地整治與民居改造兩項功能,是小城鎮改革試點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項目主要是對萬畝設施糧田3000畝核心區內的農戶進行異地安置,涉及6個村,620多戶村民。安置房建房費用主要來自市級土地整治費,同時鎮里也補貼一部分。農民自願報名放棄原有農宅,可免費獲得特色民居家園中的一棟三層小樓。
  “不僅房子更結實、更漂亮了,而且因為是建在鎮上,生活也更方便。”老金告訴記者,自家老宅面積為240平方米,共獲得補償費36萬元;選擇的新房,是一棟帶院子的聯排別墅,總面積為203平方米,每平方米單價在1500元左右,總共需花費30餘萬元。
  新小區不僅風貌好看,公建配套也全部按照商品房小區的標準建設,道路、綠化、自來水、電、有線電視、天然氣、污水管網等全部到位。天然氣通到每家每戶,在市郊還十分少見。
  更重要的是,農民換房進入特色民居家園,還能省出大量的耕地和建設用地指標。以前,村民的宅基地加上宅前屋後的自留地,占地至少在1.5畝左右,這對宅基地或農田都是一種不小的浪費。現在,老金家新房子的占地面積只有78平方米,最多的也在100平方米左右。因此,600多戶村民搬到新小區後,原來的分散宅基地被覆墾為農田,可以新增耕地838畝,新增六類建設用地87畝,增加占補平衡指標1100畝。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,對推進規模農業和城鎮建設都是好事。
  尊重農民意見,以人為本
  在廊下農民以老宅換新樓的過程中,不管是報名、簽約、確定補償方案,還是篩選施工隊、進行建房監督,當地都實現了“讓群眾做群眾的事”。
  “在一個月內,620多戶涉及村民,有599戶進行了簽約。”陳國忠告訴記者,特色民居項目啟動之初,鎮里就廣泛宣傳了搬遷方案,並堅持農民自主自願原則。到底要不要參加“換房”?農民需主動提出申請,然後再進行簽約;若是申請遲了,就被視作自動放棄。至於建房事宜,也需由農民向村裡提出委托書,再正式委托鎮里特色民居建設小組來實施。之後,農民自主選擇建築工程隊。
  老宅怎麼換新房?其中的面積和裝修補償怎麼算?這些具體操作方案,也要征求農民的意見。幾番討論後,大家都同意不進行複雜的房屋評估,而按照房間數來統一計算補償費,裝修費也按照房間數計算。當然,正房、廂房、附屬房的補償標準有所不同。大多數村民們認為,這樣操作起來簡單、公正、陽光。而在鎮里看來,只要老百姓願意接受,就是合適的方案。
  特色民居小區雖說是由專業設計院設計,但許多細節還得聽取農民的意見。進入一棟小樓,記者看到,客廳特別寬敞,大約有20多平方米的面積。特色民居建設小組組長趙明君介紹說,這是征求了農民的意見之後設計的,因為農村裡的客堂間都特別大,農民常常要在這裡款待客人,至少能擺放四張八仙桌才行。客廳隔壁朝南的房間,大多被作為老人房。來看過房子的老年農民普遍反映:“老人房太小!”因為他們在農村住慣了大房子。因此,建設小組表示,在二期房屋建設中,他們將把“老人房”適當放大一點,以滿足大多農民的實際要求。
  農民們要求“修改”的地方還不少。比如,他們一致提出,新居裡要有個較大的儲藏室,可以放置一些舊家什和雜物。對於一樓車庫,他們也提意見認為,沒有留出窗戶,裡面採光不夠。因此,特色民居建設小組特地在車庫自動門上開了三個小窗,作為補救; 同時表示,將在二期車庫的邊牆上開窗。一期房子的二樓、三樓沒有設計外露的陽臺。對於這一點,農民意見也不小。他們認為,鄉下都習慣二樓、三樓有陽臺,人可以走出去曬曬太陽,也可以曬曬被子等。廣泛聽取意見後,建設小組表示將把二期房子建得更完美一些。
  在一期建房過程中,該鎮特地選出了8個村民代表組成工程質量監督小組。他們有的做過建築工程項目監理,有的曾是鄉下的泥瓦匠,還有的則是供電局、鄉村醫生、駕駛員等,既有專業眼光,又在村民中有威望。據透露,在即將啟動的二期建設中,這個監督小組的規模還將擴大。
  (原標題:廊下農民老宅換新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qod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